新药研发和投资的新思维:“Me-too”中的原创
现在正是中国生物医药创新最美好的时刻,开年美国生物科技股大跌也没有改变人们的看法。因为过去一年中发生太多标志性事件。国际上以肿瘤免疫疗法为代表的生物科技高速发展,力求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,在肿瘤和心血管等传统领域重启“重磅炸弹”时代。国内,CFDA急风骤雨式的改革,信达生物和恒瑞等多单数亿美元的deal,百济神州登陆纳斯达克,海外精英的回归,新药开发平台的完善,风投资本的追逐,预示着中国将迎来新药研发的井喷式发展。
新药研发的热情高涨,但其高投入和高风险的本质却没有改变。因此,大多数人还是认为中国目前只适合模仿创新,也就是紧跟国外成熟靶点,采取“me-too”的策略。当然,如今成熟靶点的含义发生了变化,不再限于已上市的靶点,也包括那些处于开发阶段,但研究基础和开发手段较为成熟的靶点。这些靶点可能处于非常早期,比如二期或更早。笔者也同意,中国真正的有新药开发价值的原创性研究还太少,“me-too”也是无奈的选择。然而,做“me-too”不等于没有原创思维和研究。恰恰相反,如果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,必须对该领域基础研究有深刻的理解,并提出有关假说,必要时还得开展相关研究予以验证。只有在“hypothesis-driven”的原创思维指导下,才能提高“me-better”或者“best-in-class”的几率。
传统的“me-too”研发,一般是选一个热门靶点,确定化合物骨架和标杆化合物(经常是上市或进展最快的),开始改造和绕专利,建立assay或送出去筛选。主要目标是提高活性或改善PK或提高安全性。然而,这些活性,PK和安全性的指标和筛选方法一般是套用标杆化合物已有的逻辑。然后根据活性更高,剂量更低,选择性更高等来定义“me-better”。其实一个“better”药物与活性和剂量没有必然联系。比如匹伐他汀在他汀类药物中活性最高,剂量只有立普妥的1/10,但很少有医生认为匹伐他汀是“me-better”。选择性高,也要看是和谁的选择性,有的off-target可以提高疗效,获益大于风险。总之,“me-better”需要大量临床数据支持,难度并不比first-in-class小。如果没有原创性思维,没有“hypothesis”,只是简单地去follow大公司定义的指标,很难与之竞争。大公司可以动不动就一掷千金,比如去做几百个激酶或receptor的profiling或者其他昂贵的测试,而我们不能。因此我们只有拼智力,在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,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,并以此指导药物的设计和筛选。下面以大家比较熟悉的百济神州产品线为例,谈谈如何在实践中以原创思维指导“me-too”药物的研发。
从百济公开的产品线来看,还是走的“me-too”路线,已有4个产品进入早期临床阶段。做得比较早的是B-raf抑制剂BGB-283。第一代B-raf抑制剂vemurafeib和dabrafenib,抑制变异型B-rafv600e,已经上市,用于治疗带有B-rafv600e变异的黑色瘤。BGB-283基于两个假说进行了差异化:抑制B-raf双聚体和EGFR。第一代B-raf药物抑制B-raf单体,但刺激B-raf单体的双聚。而双聚的B-raf,促进肿瘤的生长。因此第一代药物的一个副作用就是诱导secondary肿瘤。大量基础研究表明,B-raf双聚也是产生耐药性和Ras变异促进肿瘤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因此B-raf双聚体抑制剂或能克服耐药性,以及用于Ras变异的肿瘤。第二个假说来自2012年的一篇Nature文章,这篇文章尝试回答了长期困惑人们的一个疑问:肠癌中大概有10%携带B-raf变异,但第一代B-raf抑制剂对这类肠癌的治疗效果极差,有效率只有5%左右,这篇Nature文章认为是因为EGFR反馈激活,因此B-raf和EGFR双重抑制剂可能提高疗效。百济进行了大量体外和体内研究,对这一假说进行了证实(见百济发表的文章molecularcancertherapeutics,2015,14,2187)。因此,百济在BGB-283的研发上,没有走传统的“me-too”路线,简单地去做一个“活性更高,PK更好”的化合物,而是基于假说,进行了差异化。目前可能是临床上唯一的同时抑制双聚体和EGFR的B-raf抑制剂。这也可能是这个化合物被MerckSenoro看中的原因。
百济的PARP抑制剂BGB-290和PD-1抑制剂BGB-A317也有“hypothesis-driven”,只是更加简单明了一些。比如第一代PARP抑制剂Olaparib已经批准用于BRCA变异的卵巢癌。大量研究表明,PARP抑制剂可能对脑癌和脑部转移肿瘤有效。相较于第一代,BGB-290优化了其大脑穿透能力,从而可能在脑部肿瘤显示优势。Abbvie的Reliparib(phaseIII)也具有类似的优势,而且在临床中得到了验证。百济的PD-1抑制剂BGB-A317主要的差异化是进一步降低了mAb与Fc受体的结合力,因此可能减少副作用和增加疗效。Fc介导的ADCC引起副作用是常识,但同时也降低PD-1抑制剂的疗效则是2015年刚发表的研究。百济是早有这样的想法,还是碰巧遇到了,就不得而知了。
百济的BTK抑制剂BGB-3111最近公布了I期临床数据,疗效和安全性显示了优于上市重磅产品ibrutinib的潜力,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。然而笔者认为,这是百济最没有想法的一个产品。ibrutinib上市颇为曲折,历尽艰难,确实给后来者留下了较大的改善空间。百济按照传统做法,提高活性和选择性,改善PK,找到了me-better,I期临床数据也很有说服力,看起来十分成功。然而,随着Acerta的ACP196(III期)的数据陆续公布,不但疗效更优,而且解决了ibrutinib大出血的问题,俨然成为best-in-class,这也是AZ花70亿美元收购的重要原因。与ACP196比较,BGB-3111不但开发进度慢,而且是me-worse,全球的机会已经非常有限。其实关于BTK和ibrutinib已有大量基础研究,完全有机会提出一些假说,指导药物设计和研发。比如1998年就有文章发表,TEC激酶调节血小板功能。Ibrutinib对TEC抑制作用非常强,因此可能是引起大出血的原因。百济公布的数据显示BGB-3111对TEC抑制作用虽然较ibrutinib稍弱,但IC50与BTK相当,并没有选择性(ACP196的选择性约20倍)。因此BGB-3111并没有解决出血问题。I期有24%的皮下淤血不良反应,最近又公布一起3级以上的大出血事件。不解决出血问题,还有个劣势。BTK抑制剂对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也有治疗作用,许多药物包括ACP196也在同时开展这方面的临床研究。但这些都是慢性疾病,出血风险将扼杀BGB-3111这方面的前景。BGB-3111对EGFR的选择性很高,而这项选择性的风险和获益却值得推敲。EGFR虽然带来Rash和腹泻等副作用,但也是肺癌靶点。Ibrutinib就在积极拓展适应症,开展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。也有研究表明ibrutinib对EGFR的抑制,可能对其疗效有贡献。另外,ITK信号通路抑制NK细胞,从而抑制人体免疫攻击,可能对疗效不利。因此提高ITK选择性,可能提高化合物的疗效。BGB-3111的ITK选择性优于ibrutinib,可能是其疗效更好的原因之一。总的来说,这个产品,百济的最大失误在于没有针对ibrutinib大出血的问题,提出合理的假说。如果当时提出TEC激酶是引起大出血的假说,并开展有关研究予以证实,那研发中解决TEC选择性应该是首要任务之一,不解决不能向前推进。如果化合物解决了出血问题,疗效与ACP196相当,就可以保持与其竞争的潜力,资本市场对百济的预期和估价会完全不一样。
<<<结语
今天,中国已具备政策、想法、平台和资本等新药研发元素。然而新药研发高投入和高风险的本质有过之而无不及,且面临与全球大公司和最优秀的Biotech的竞争。我们战略层面选择“me-too”是合适的。然而战术层面上,一定要有原创精神,一定要有好的科学素养,一定要有能力提出和验证合理的假说。当然假说不一定成功,比如上面的提到的二聚体假说,在Her-2这个靶点上就没有得到临床数据支持。徐兵河教授领导的一项临床研究LUX-Breast1表明,在曲妥珠单抗耐药的乳腺癌病人中,使用Her-2二聚体抑制剂阿法替尼,并不能改善PFS,甚至缩短总生存期。但是没有想法,满足于简单的活性提高和PK改善,临床结果靠天吃饭,显然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。对于投资者,这一点更加重要,很多Biotech退出机制就是被大公司收购或上市,没有故事,也就没有预期。带着原创的思维去看me-too可能是今后中国相当长一段时期里研发和投资的主旋律。
作者简介:谢雨礼,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,200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博士,曾在美国哥仑比亚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。美国期间,在哥仑比亚大学医学院与Merck的联合实验室中担任项目主管,从事项目评价和新药研发工作。回国后,先后在制药公司担任多个职务,包括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研究所所长、日本大冢上海药物研发中心副总监。现担任药明康德CMC办公室主任,从事新药立项、项目管理以及市场研究等工作。曾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获国际专利5项和中国发明专利3项。有15年新药和仿制药开发经验,熟悉国际国内法规、政策和市场。
上一篇:王威:创新助药企走出长期慢牛格局
扫一扫,官方微博互动多

扫一扫,制药信息随手掌控
- 凡本网注明"来源:中国制药网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制药网,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制药网,http://www.zyzhan.com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-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-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- 01弗赛德以产品质量为上 专职服务传感器
长沙弗赛德(FUSIDE)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自动[详细]
- 02大城荣邦:保温行业的骨干企业
大城县荣邦防腐保温材料有限公司是集生产,销售,承接各种保[详细]
- 03浅谈雅培收购美艾利尔对IVD市场的影响
雅培收购美艾利尔后,很多人为雅培欢呼其市场份额直逼诊断巨[详细]
- 043款药膳提高免疫力
生活中,有的人只要气温一变化,他就会感冒,有的人常年不感[详细]
- 05美敦力荣登《财富》全球最受尊敬企业榜
《财富》杂志近日发布全球最受尊敬企业榜单,在医疗产品及器[详细]
- 06163家医药企业2015年业绩公布
截至2016年2月29日中午,A股214家医药生物(申万分类)企业[详细]
- 07美敦力CEO:全球医疗正转入“价值导向
医疗的未来需要新方法和新型创新。今后的改革将努力专注于无[详细]
- 08强生重磅单抗药物Remsima遭强仿
近日,美国FDA的一个独立专家小组无视强生公司的抗议,投票[详细]
- 012015年力生制药营业收入达到7.75亿元
2月29日,力生制药发布业绩快报,2015年1-12月,力生制药,[详细]
- 02首届“中国制造”药物创新传播论坛成功
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制造药物创新传播论坛近[详细]
- 03毕井泉就药品监管相关热议问题答记者问
2月29日下午3时,国新办就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,[详细]
- 04太极响应新政 拍卖3个药品总经销权
2月28日,本土医药巨头太极集团举行藿香正气液、急支糖浆、[详细]
- 05礼来新药获欧盟CHMP批准 将成全球第2款IL-17A抗炎药
美国医药巨头礼来(EliLilly)在研的新一代抗炎药ixekizumab[详细]
- 06毕井泉:食药监总局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
近日,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,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主任、国[详细]
- 07两会召开在即 这几大医疗问题值得关注
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[详细]
- 08智能化制药工厂生产管理层一览
药企一直都在寻求优化生产流程、规范生产过程;越来越多的制[详细]
- 01毕井泉就药品监管相关热议问题答记者问
2月29日下午3时,国新办就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,[详细]
- 02毕井泉:食药监总局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
近日,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,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主任、国[详细]
- 03两会召开在即 这几大医疗问题值得关注
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[详细]
- 04千山药机医疗器械服务营业收入增长31%
2月29日,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业绩快报,医疗[详细]
- 05破解廉价药乱局亟需建立廉价药国家储备库
业内人士表示,要保证廉价药的长期供应,整治廉价药乱涨价的[详细]
- 06中国制药距离“中国创造”还有多远?
从去年以来,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重大部署和决策,为医药产业[详细]
- 07163家医药企业2015年业绩公布
截至2016年2月29日中午,A股214家医药生物(申万分类)企业[详细]
- 082016年中国药学类高校20强榜单公布
在药学类高校排名中,10所高校药学类星级评分为五星。中国药[详细]